電解鋁
來源:
|
作者:pmo544981
|
發布時間: 2019-07-10
|
1923 次瀏覽
|
分享到:
電解鋁、鋁用炭素企業注意了!鄭州電解鋁等行業不再實施省內產能置換。鄭州市近日發布了《鄭州市推進工業結構調整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工作方案》,《方案》中電解鋁、炭素、耐火材料等行業相關具體要求如下:時間節點2020年年底前。?
電解鋁、鋁用炭素企業注意了!鄭州電解鋁等行業不再實施省內產能置換
鄭州市近日發布了《鄭州市推進工業結構調整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工作方案》,《方案》中電解鋁、炭素、耐火材料等行業相關具體要求如下:時間節點2020年年底前。?
1、原則上禁止新建、擴建單純新增產能的鋼鐵、電解鋁、水泥、玻璃、傳統煤化工(甲醇、合成氨)、焦化、鑄造、鋁用炭素等產能過剩的傳統產業項目,禁止耐火材料、陶瓷等行業新建、擴建以煤炭為燃料的項目和企業。
2、對鋼鐵、水泥、電解鋁等行業不再實施省內產能置換。
3、退出中心城區電解鋁產能,淘汰單廠規模20萬噸/年以下產能。
4、退出10萬噸/年以下的獨立鋁用炭素企業。
5、力爭2020年年底前全市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達到80%以上。
附全文
《方案》中電解鋁、炭素、耐火材料等行業相關具體要求如下:
(一)、優化區域布局,嚴格行業準入
時間節點:2020年年底前調整優化不符合生態環境功能定位的產業布局、規模和結構,禁止新建、擴建單純新增產能的產能過剩產業項目,禁止新增化工園區。
主要任務:
1、原則上禁止新建、擴建單純新增產能的鋼鐵、電解鋁、水泥、玻璃、傳統煤化工(甲醇、合成氨)、焦化、鑄造、鋁用炭素等產能過剩的傳統產業項目,禁止耐火材料、陶瓷等行業新建、擴建以煤炭為燃料的項目和企業。禁止新增化工園區,一律不批園區外新建化工企業,對園區內環境基礎設施不完善或長期不能穩定運行的企業一律不批新改擴建化工項目。
2、對鋼鐵、水泥、電解鋁等行業不再實施省內產能置換,可根據需要實施骨干企業內部改造升級的裝備大型化置換。
(二)、加大產能壓減力度
時間節點:2020年年底前全面淘汰退出達不到標準的落后產能和不達標企業。
主要任務:
1、退出中心城區電解鋁產能,淘汰單廠規模20萬噸/年以下產能。
2、退出10萬噸/年以下的獨立鋁用炭素企業。
3、按照環保、能耗、質量、安全、技術等綜合標準,進一步壓減水泥、耐火材料、鑄造等行業產能。
4、實施炭素、棕剛玉、陶瓷、耐火材料、磚瓦窯、鑄造等高排放行業達標整治,對不能達到相關標準、改造升級無望的企業,依法依規實施停產限產、關停退出。關停退出未按時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鋼鐵產能。
(三)、實施“一企一策”提標治理
時間節點:2020年底前,全市重點行業治理基本達到綠色環保標準。
主要任務:
1、制定重點行業最優排放標準和“一廠一策”方案。2019年3月底前,根據鄭州市實際情況,聘請有關專家團隊,對鋼鐵、鑄造、碳素、電解鋁、氧化鋁、水泥、磚瓦、陶瓷、耐火材料、電力、農藥、醫藥等重點行業制定嚴于國家、省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的鄭州市工業企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最優限值。
2、圍繞建設世界級鋁精深加工及終端制品基地,著力形成“1基地+2集群”鋁工業發展的新格局。重點推動鞏義建設省級鋁工業轉型發展示范區、鋁千億級鋁精深加工及終端制品基地。打造登封鋁工業產業集群和上街滎陽鋁工業產業集群,支持上街、滎陽、登封立足優勢、錯位發展,形成集群特色鮮明、主導產品突出、發展優勢互補、良性競爭呈現的產業格局。
3、支持相關縣(市、區)大力推動鑄造、炭素、耐火材料、鐵合金、棕剛玉等產業整治,制定實施新密市耐材,鞏義市炭素,滎陽市建筑機械加工、炭素、采碎石和氯化石蠟,登封市剛玉、石灰窯等傳統產業整合
(四)、強化節能環保標準約束
時間節點:鼓勵企業(產品)積極申報進入國家水效、能效“領跑者”名單、節能機電設備(產品)目錄、“能效之星”產品目錄。
主要任務:
1、嚴格行業規范、節能監察,在鋼鐵、水泥、化工、玻璃、有色等重點行業執行最新環保排放標準并進行多頻次、標準嚴格的節能專項監察,實現對重點高耗能行業節能監察全覆蓋。
2、實施能效“領跑者”制度,開展能效對標達標活動,發布重點用能行業能效“領跑者”名單,積極向國家推薦工業節能技術裝備和“能效之星”產品。
3、嚴格執行電解鋁、鐵合金、電石、燒堿、水泥、鋼鐵等行業差別化電價政策,鼓勵各縣(市、區)根據產業結構調整、污染防治攻堅要求,擴大差別化電價政策實施范圍,提高實施標準。
(五)、推進固體廢棄物處理處置及綜合利用
時間節點:力爭2020年年底前全市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達到80%以上。
主要任務:
建設一批工業資源綜合利用基地,大力推進煤矸石、尾礦、冶煉渣、粉煤灰、爐渣、工業副產石膏、赤泥、化工廢渣等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對不能資源綜合利用的,要強化固體廢物環境污染防治,嚴格落實“三防”(防揚散、防流失、防滲漏)措施,防止對大氣、水體、土壤環境造成污染。屬于危險廢物的,應交由具有相應處置資質的危險廢物經營單位進行處置利用,切實保障環境安全。
文章來源:中商碳素研究所